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7的博文

阿根廷的老挝难民 Laotian Diaspora in Argentina

披今年39岁,来阿根廷的时候只有两岁。越南战争之后,老挝共产党掌权,废除国王西萨旺瓦达纳。此时老挝政治局势动荡,不少人开始出逃。披全家人就是这股难民潮之中的一员。他们一开始逃到泰国,刚好阿根廷总统魏地拉(Jorge Rafael Videla)为了塑造阿根廷在人权问题上的良好形象,决定响应联合国号召,接纳东南亚的难民。所以,1979年,全家人就几经周转,漂洋过海来到地球的另一端。他们一开始来到了布宜诺斯爱丽丝,最后就被阿根廷政府安置到波萨达斯城(Posadas)。在1979年至1981年之间,阿根廷接纳了300多个老挝难民家庭。 老挝人披(无畏/图) 披见到我会讲些老挝语,他很高兴。我跟他说,我在老挝待过两个月,在首都万象的学校里教过小孩子中文,这些往事。我说很喜欢这个平静的国家和老挝人。虽然他会说流利的西班牙语,但他跟我讲起话来居然大部分使用老挝语。当然,我长时间没有讲老挝语,听起来也不容易。所以我不大明白的地方,他会用西班牙语解释。他说,他们在这里太寂寞了。和其他亚洲移民不一样,自从70年代末的那一批老挝移民之后,就再也没新的移民了。所以,好不容易来个外人来看他们,还会讲点老挝语,当然他会更喜欢讲老挝语了。 这小社区就在波萨达斯城外国道12号高速公路旁边。路旁出现了一个佛教的山门,一进去,眼前就出现了熟悉的老挝南传佛教寺庙和一尊释迦牟尼塑像。寺庙大门紧闭,无法进入。在寺庙后面,发现了十来间房屋,中间是一大片空地,这就是这个老挝难民的小村子了。 老挝人村的佛庙(无畏/图) 披把我介绍给他的家人和朋友。跟村长夫人一见面,我本想来个老挝标准的合十礼,怎想夫人立刻把脸凑过来,给我来了个贴面礼。披的哥哥娶了阿根廷当地姑娘做老婆,天气炎热,他就赤膊喝起了得雷雷(Terere,冷水版的马黛茶),也招呼我坐下来一起喝。我说,咱拍个照吧。我双手合十,哥哥还很不习惯,还模仿起我的动作。我心想,和他们比起来,我的行为可能更像个老挝人。 双手合十拍合照(无畏/图) 披的哥哥,比他大几岁,在泰国流亡的时候念过一点书,所以会写泰文,但是不会写老挝文。而披的教育都是在阿根廷接受的,所以读写老挝文都不会。只剩下跟家里的父母,妹妹讲老挝文。 阿根廷的老挝人移民是整个南美最多的,但是根据统计,也只有2000人左右。波萨达斯城的老挝人很少,除了这个小村之外,位于市区的尤哈萨区(Yohasa)还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