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富士康旁边有片“欢乐海洋” A "Happy Ocean" Next to Foxconn Factory

宝安,本为古县名,曾辖今深圳地区1600余年。时过境迁,改革开放后,宝安成为区名,为新立的深圳市所辖。如今的宝安区工厂林立,已是中国工业化的前哨站,而各操南腔北调的外来打工者则是这里的主流人口。坐落在龙华的富士康是一台庞大的工业机器。在这座拥有30万工人的工厂里,机械设备昼夜不息地运作,流水线上的工人重复着单一的动作,日复一日,秩序井然。


晚间,下班的工人们涌出来,流动在街道上,或是到商场买东西,或是去大吃一顿,也有三五成群到去迪厅放松的,也有回宿舍倒头就睡的,还有站在天桥上抽烟发呆的……到点上班,够钟下班,这样的生活很难说究竟是快还是慢。在这节奏里,前一阵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跳楼事件也仿佛早已冷却成了陈年往事。


“观看的朋友,请在左右两边,让我们把空间留出来给更多的人跳舞吧。谢谢!”每晚8点到10点,都会有这样一群身着明黄衣服的年轻人在龙华的理家广场上组织和带动工人们跳舞。动感的音乐,振奋的励志口号,主持人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带动着全场工友们舞动起来。这样的舞场是免费开放的,教学也是免费的。这样的活动是谁组织起来的呢?在醒目的黄色衣服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欢乐海洋”。


打工仔邱彬彬


组织创始人邱彬彬(图/无畏)


1981年出生的邱彬彬是这个组织的创始人。这个来自江西,身材健壮的年轻人曾打工10多年,进过服装厂、学过修车、送过快递、当过保安、还在移动做过信号覆盖。凭借着多年打工的积蓄,如今他在观澜的富士康旁边经营一家蛋糕店,自己当起了老板。这个高中毕业的年轻人羡慕那些有机会读大学的人,因为在大学能接受更多知识,激发更多想法。不过,邱彬彬也有自己学习的方法——他买了许多名家演讲的光碟,学习各种知识和技巧;他还喜欢听励志的故事,读励志的书,用前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来激励自己。


开始学跳舞是2004年的时候、当时他接手爸爸在上沙广场经营的舞场,坐在入口处收门票,但一开始却是门庭冷落。为了舞场的经营,他决定学习跳舞。神奇的是,平时学东西不快的他居然在短短20多天的时间内就把一套舞步跳得娴熟,还做起别人的师傅来。这样一来,舞场的经营就变得越来越好,高峰期甚至能达上千人。本来举止粗鲁的他也从跳舞中体会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学会了友善待人。


成立“欢乐海洋”


高中毕业的邱彬彬不懂什么是NGO,也不知道公民社会。他的团队中大多数人都只有初中或中专学历,没人懂得那些陌生的学术词汇。不过,成立“欢乐海洋”,是他们自发、自愿的行为,并不需要任何前设的理论。


邱彬彬成立欢乐海洋的想法是源于2005年末的一件事的触动。那一天,一名22岁男孩因为吸毒死在舞场附近的公共厕所。他目睹了尸体被拉出来到装入袋子的整个过程。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生命因毒品陨逝在他眼前,邱彬彬受到很大的震撼。“那样的场景,真的让我很难受。”


他和几个好友经过一周的讨论,决定发起禁毒的宣传活动。他们制作了26米的宣传展板,在华强北做了第一次的展览。虽然宣传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然而邱彬彬认为仅是宣传很不够,他还要把跳舞和禁毒结合起来。这样,以“全民健身、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口号的跳舞健身活动便在这个打工仔的脑子里开始酝酿。




欢乐海洋的禁毒宣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和三个好友成为最初的发起人,自掏腰包凑够了3000块钱,买了音响设备。为解决场地,他登门拜访了龙华大润发的老板。因为此前在中国移动工作时候曾经帮这家老板弄信号,老板对他比较信任,所以最终彬彬说服了大润发免费提供场地。最终,2008年7月12日成了欢乐海洋永远铭记的生日,这一夜,在大润发广场前,邱彬彬用激情的演讲感染每个工人,带动工人们舞动起来。


但是,邱彬彬也坦言,并不是每一次都那么顺利,“商家毕竟看的更多是利益。”头三家比较顺利,到了第四家就开始碰壁,另外活动时候也遇到过城管的阻挠。但是,凭着一颗公益的心,这个打工仔团队锲而不舍,这家不行,找另一家,到处宣传他们的理念。场地还是一个个被他们开发出来。同时,他们在外来打工者中招募新成员,在来舞场跳舞的工人中培养主持人、领导舞和管理人员。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如今欢乐海洋在深圳的福田、龙华、松岗、龙岗等地已经有20多个舞场。


广场前的“欢乐海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团队改变了他们


欢乐海洋成为了邱彬彬的人生事业,他在这里的出色表现引来了不少公司的青睐。曾经一辆宝马车开到他门前,提供他一份条件优厚的工作,而接受这份工作意味着放弃海洋。但是他婉言回绝了。就这样,先后20多家公司前来求贤都被他一一拒绝。


 “你有没有见过几十人、上百人抱在一起哭的场面?”邱彬彬说起他们送走团队一名成员时候的感觉,这让他们这群漂泊在外的打工者感受到家的温暖。而这样的温情是多么好的工作职位,多么高的工作薪酬都无法带给他的。


邱彬彬要求每个加入团队的人都要看一遍电视剧《士兵突击》。平凡的许三多从农村走入军营,从一个最傻的兵成了一个最棒的兵。他用这个励志故事告诉打工者们,人要想勤奋上进,必然需要一种约束力,要在团体中成长。“想要和得到之间,就是做到。”他相信,只要付诸行动,他们这些打工仔也能够从一个没有约束力的人成为社会精英。而今,他在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事情,也是影响其他人人生轨迹的事情。


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的芳芳原在观澜的富士康工作,当线长的她平时要被夹在普通和上层领导之间,压力很大。为了完成上面派下来的任务,对待普工要软硬兼施,有时好言相劝,有时要加以训斥。她平时的生活就是上班、吃饭、睡觉,宿舍里人情冷漠,大家极少交流。这是在富士康打工的30万人的真实写照。


当欢乐海洋出现在芳芳面前,这个女孩带着好奇心经过三天的旁观之后,终于在最后一排学跳,慢慢地走到最前排,成为团队的干将。她把线上的工友、宿舍的舍友也带到舞场来,后来连他们课长都去了。由于舞场这样一个平台,大家在一起学,一起玩,交流多了,关系也融洽了,车间和宿舍的冷漠也慢慢地消去,人情味浓了,人也自在多了。“有了沟通的语言,自信自然来了,感情也自然好了。”


毕业于武汉工业学院的二湖带着眼镜,斯文的外表让人想不出也是个舞林高手。这个大学本科生在毕业后就进入在富士康工作,一进来就是工程师。富士康给了他很多训练,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学院的训练让他成长了不少,为此他感激富士康。但是当欢乐海洋走进他的生命之时,他才发觉在冰冷的科层制之外,还有更加宝贵的东西值得他去学习。


“富士康已经系统化了,一般都在规定的岗位上工作,很难把自己的潜力爆发出来。而欢乐海洋给了我一个更大的平台。”最后他选择离开富士康,去找寻更加真的自我。现在他是管理成员之一,活跃在龙华理家广场的舞场上面,追寻更高的人生目标。


“我们的近期目标是2012年在广东打造100家以上的免费健身舞场,为50万广东工友提供免费的运动场所。”邱彬彬对团队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是,他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资金方面,他们缺乏强大的资金支持,到现在仍然是团队成员在出钱,而他自己出的钱是最多的。人员方面,他仍希望有更多的有才有识之士能够加入这个团队,特别是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


尽管如此,这个组织起到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在这两年内,欢乐海洋改变了很多人,给这个冷漠的现代工业区带来许多温情的故事。


当我们关注富士康的时候,关注现代工厂带给人异化和原子化的时候,不要忘了,在富士康旁边,还有工人们自己组织起来的一片“欢乐海洋”。

评论

热门文章

庐山原来和传教士那么有缘 Lushan Mountain's Connection with Missionaries

庐山的名气,自小就听说了。一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小学生们都学过,二来童年看的动画片《圣斗士星矢》中,紫龙的老家就在庐山的五老峰。 路过九江市,庐山就在边上,不过没上庐山。现在是旅游旺季,门票和食宿费用都趋高。而且,最近气温直逼40摄氏度,爬山想必更热。虽然庐山上的牯岭镇应该还是清凉,但到牯岭镇也买庐山门票。索性在高铁上看一本方方写的《到庐山看老别墅》。 九江的历史中有一段英租界的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九江成为了通商口岸。我们现在在长江边上还能看到 美孚洋行 、 亚细亚火油公司 、 日本台湾银行 的旧址。 法国传教士在1862年建立的天主教堂至今仍在开放。教堂附近的修道院虽然早已经不运营,但屋顶的十字架还在。 亚细亚火油公司成为租界旧址博物馆/无畏 美孚洋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没有开放/无畏 九江天主堂/无畏 从九江开埠的那一刻开始,传教士们就开始建立学校,先后建立了18所小学、5所中学和1所大学。在1949年以前,教会学校是九江教育的中坚力量。 南伟烈大学 是当时美国基督教会在华建立的第一批教会学校中的一员,变成了现在的同文中学。 翘树、翘秀、翘德 几个教会小学成为现在的第三小学、滨兴小学、龙山小学。 除了建学校,教会还建了5间西式医院。其中美国基督徒办的 生命活水医院 现在成为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来的名字也被医院继承,成为“生命活水医疗集团”。 同文中学内的旧南伟烈大学建筑/无畏 正因为有这段租界的历史,九江才能成为当时长江沿岸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在教堂之外,设立学校、医院、育婴堂等机构,收养弃婴、让女孩上学、普及教育、治病救人,这些是当时传教士在世界各地活动的普遍模式,结果则是将现代的社会福利模式带进了中国社会。不过,对于这段历史的介绍和研究太少了,在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 即便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从英国人手中将九江租界收回之后,这段租界的历史也给九江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其中包括庐山的 牯岭镇 。 按现在流行的话来说,牯岭镇是英国传教士兼商人的 李德立 (Edward Selby Little) 的房地产开发作品。李德立在1886年就到中国传教,在中国政经界纵横捭阖。1911年孙中山和袁世凯南北合议中都有他的身影。 在珠海博物馆还藏有一张有他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南方代表伍廷芳的合影。 中间就是李德立 凭借李德立的人脉和广告能力,他成功地将原来的小...

走进清真寺,听到毛主席的颂歌

城东清真寺(图/无畏)   肇庆有两座清真寺 几年前我在肇庆走进了一间清真寺,认识了一位来自海南的阿訇 ( 参见: 肇庆清真寺的阿訇是海南人,母语接近马来语 ) 。那时候,没想到在肇庆还有另外一座清真寺。 两座清真寺,一座在古代城的西边,另一座在东边。从高要学宫往前走右拐,就进入明直街,这条街的尽头就出现一个绿色的圆顶大门,上面写着“城东清真寺”。 即便铁门关上了,但旁边的告示牌中,明确写出了清真寺的开放时间是每日9:00-11:00和15:00-17:00,只要凭借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登记就可以免费参观。 这样明确说明参观办法的清真寺在全国并不多见( 参见: 成都中轴线上的清真寺,你进去过吗? )。 开放时间(图/无畏) 铁门没锁,我轻轻推开。门里面挂着2006年城东清真寺重修时,广东伊协赠送的匾额:弘扬正道。走进里面还有很大的一块空地,在前面又有另外一个门,门头用阿拉伯语写着清真寺。 弘扬正道(图/无畏) 清真寺(图/无畏) 这个大门是开着,有一位大叔正坐着看报纸。我和他打了声招呼,告诉他,我已经去拜访过城西的清真寺,这次特别来看看城东这座。 历史上的清真寺 中式大殿门上挂着和另一座清真寺一样的匾额“主恩常念”,都是1838年(道光十八年)任职护理两广督标前营参将的李显扬所题。左右两边是阿拉伯文的匾额。大殿内还挂着乾隆年间的另外一块牌匾,写着两个大字:独一。 大殿(图/无畏) 主恩常念(图/无畏) 独一(图/无畏) 城东清真寺是明末清初建立的。从城东和城西两座清真寺的位置看,就知道当时是为了驻扎在肇庆的穆斯林士兵建的。 肇庆在明末清初登上了历史舞台。 1646年, 明朝实际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在肇庆称帝。距离城东清真寺附近不远的丽礁楼,就是朱由榔 的皇宫入口。 丽礁楼(图/无畏) 同一年,他的另外一位竞争对手绍武帝在广州称帝不久之后就被清军消灭了( 参见: 皇帝葬在广州的公园里,路人皆不知 )。肇庆,成为清朝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威胁。 没过几年,肇庆也被清军攻陷了。和广州一样,肇庆也驻扎了大量士兵,以防反叛势力死灰复燃。 士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穆斯林,落籍肇庆,成为当地人 (王彬 & 朱竑, 2007) 。 因此,如今广州、肇庆两市成了广东本土穆斯林最多的地方。广州尚存四座清真寺( 参见: 中国最早的清真寺在广州 ),而肇庆也有这东西两...

广州一祠堂前摆的石武将,可能来自皇帝陵墓

  陈氏宗祠(图/无畏) 在20多年前,广州的小谷围岛上只有一群静寂的村落。后来,由于广州大学城的建立,村落的面积大大缩小。不少村民也把老房子推倒,建起商业价值更高的楼房,毕竟周边都是消费能力不低的年轻大学生们。 乡村宗族最重要的象征物——祠堂倒是保存了许多。包裹在大学当中的北亭村至今仍保留着好几间祠堂。 陈氏宗祠在2014年被评为了广州市历史建筑。不过,如今这座历史建筑大门紧闭,前面堆满杂物。下雨天,旁边的韩国拌饭生意更加火爆,索性在祠堂前搭起了外卖配送中心,外卖员们忙着赶紧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学生宿舍中,以免配送超时受到处罚。 广州市历史建筑(图/无畏) 与他们的忙碌相比,祠堂前的空地显得空旷安静,在左右两边各立着一个武将石雕。左边武将怒目圆睁,身披甲胄,双手握住的宝剑垂直立于地上。 左边的石武将(图/无畏) 在正对面,另一位也是全副武装,双手斜握剑,腰上两侧还能清楚地看到挂着弓和箭。他们仿佛不怕风吹雨打,守护着陈氏宗祠不受侵犯。 右边的石武将(图/无畏) 腰间的弓箭(图/无畏) 可是,陈氏宗祠的地位还不够找到两位武将来看门。这两位石雕,在汉字文化圈中被称为“翁仲”,其造型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文臣武将。一般立在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陵墓之前的神道。 在《大明会典》中,规定了只有在公侯和二品及以上的大臣,在这个等级之下的只能出现动物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三》) 。可见,这两个石武将本来守护的陵墓来头肯定不小,也许就是埋葬在这里的南汉皇帝?暂时没能找到答案。 这样的石雕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并不稀奇。去年我在山西,在去往定林寺的路上,就看到了没有被割去头颅的武将石雕 。不过,翁仲并 不是中国独有之物。 多 年前,我在济州岛上,也见过类似的石像,称为 石头公公 ( 돌하르방 )。石头公公鼻子粗大,嘴唇紧闭,两只手捂着肚子,看起来神似陈氏祠堂右边的那个武将翁仲。 在朝鲜时代,石头公公被放置在城门入口,起到辟邪、划界的作用。他同时还有一个“翁仲石”( 옹중석)的 汉字名称。 另外,济州岛上还有更小的 童子石 (동자석)。与守城的石头公公不同,历史上童子石被树立在坟墓两旁,这点倒是和中国的翁仲更相像。 李零 (2004:41-69) 认为,翁仲是汉代以后受到草原民族影响才出现的。这让我想起在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里看到的 石人 ,双头也是放在胸前。就连“ 翁仲”这个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