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苍山洱海旁的“穷人银行” Bank for the Poor in a Nuosu Ethnic Village

三年前我曾经去过一个丽江的彝族村,那时候觉得要是这里能够发展格莱珉那该多好。没想到今天我在丽江旁边的大理太邑彝族乡,看到了格莱珉在这里落地了。开展项目半年多来,这里已经服务了322名金融界难以接触的妇女。

1月12日下午1点,43名妇女准时来到红树村村委会前的空地,中心经理杨丽萍宣布会议开始,妇女们起立,齐声喊道:勤奋工作、团结纪律!接下来,就跟我在孟加拉国和美国看到的一样,妇女们开始还款,开始讨论议题,脸上出现的是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一样的笑容。

跟格莱珉结缘的这5年里,协助格莱珉在孟加拉国、在中国、在美国举办过大大小小十几次活动了吧。每次举行调研活动,我看着许多人来之前对格莱珉不了解,甚至有许多误会。到了格莱珉的乡村,见到了格莱珉的妇女,才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真正的格莱珉,我都由衷地感到喜悦,心想我这点小小的劳动是十分有价值的。

建构底层人的社会网络: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觉得格莱珉最切中重点之处,就是这个。金融人士们热衷讨论的格莱珉99%还款率如此之高的风控技术,我认为,从根本上要从构建底层人的社会网络理解开始。

举个例子,许多大城市的孩子上得了好学校,找到好的工作,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智力就比农村孩子的智力高多少。更重要是在城市中我们能够占有更多、更好的资源和信息,这些资源是底层人不具备的。格莱珉的奥妙之处,是披着贷款行为这一个金融外衣,通过组成五人小组、每周中心会议的形式,让原来弱小的没有联系的这些个体,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网络。

这40几个妇女们每周聚会,做的不仅仅是还款,还会交流生活故事,分享生意经验。当你家里养了很多土鸡的时候,另外的一位妇女可能刚好能帮你介绍销售渠道。当你开了一个杂货店,不知道怎么管理商品的时候,旁边的一位也许会告诉你可以采用进销存软件。其实,这就是底层人自己的“私董会”。

来参加会议的妇女(图/刘毅杰)

当日的中心会议(图/刘毅杰)

有一种扶贫模式,是帮助农民去销售农产品。这种扶贫模式的假设,就是农民只会生产,而把他们抛在市场竞争的汪洋中会被淹没。所以,需要有能力、有知识的人去保护他们,去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那么,当这些有能力、有知识的人突然不帮助这些底层人的时候,这些底层人会不会就这样倒下了呢?

格莱珉却恰恰肯定了底层民众也是有能力、有知识的,他们不需要被告知怎么做。格莱珉搭建的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底层人可以通过获取信息、共享资源,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提升,学会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摆脱贫困。所以,这些底层人就真的能够做出自己的事业,还款率几乎是100%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似乎什么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通过手机完成,甚至超市都可以实现无人管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似乎只剩下微信朋友圈里的点赞。但是,还是有许多东西是网络无法替代的。足不出户我们绝对看不到真正的世界,万里长城的雄伟只有登上才能看到,南极洲的壮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所以,我们才旅行。

有一种扶贫模式,是帮助农民去销售农产品。这种扶贫模式的假设,就是农民只会生产,而把他们抛在市场竞争的汪洋中会被淹没。所以,需要有能力、有知识的人去保护他们,去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那么,当这些有能力、有知识的人突然不帮助这些底层人的时候,这些底层人会不会就这样倒下了呢?

格莱珉却恰恰肯定了底层民众也是有能力、有知识的,他们不需要被告知怎么做。格莱珉搭建的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底层人可以通过获取信息、共享资源,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提升,学会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摆脱贫困。

所以,这些底层人就真的能够做出自己的事业,还款率几乎是100%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似乎什么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通过手机完成,甚至超市都可以实现无人管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似乎只剩下微信朋友圈里的点赞。但是,还是有许多东西是网络无法替代的。足不出户我们绝对看不到真正的世界,万里长城的雄伟只有登上才能看到,南极洲的壮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所以,我们才旅行。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只有在真正共同经历风雨后才能建立,格莱珉的这些妇女们,她们加入格莱珉这个平台,从不认识,到相遇,到相知。所以,在互联网的快时代,我仍然慢慢地在世界上行走,慢慢地学习各种语言,慢慢地体会这个时代最可贵的:人与情。

会议期间,中国农业大学的何广文教授谈到了他10年前去到贵州威宁县看到让他十分震撼的贫穷场景,正巧我不也是10年前也在威宁进行了一个月的关于农村医疗的社会调查,同时拍摄纪录片。那应该是我第一次真切深入的接触到中国的贫困,也是我后来踏上社会学道路的源泉之一。那时候,写出了厚厚的调查报告,但是结论部分却只止步于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议。那时候,还没能理解,原来我们自己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我希望,有一天,格莱珉也能到威宁。那一天,我也将会故地重游。


无畏陪同各位学者到客户家里做客


评论

热门文章

庐山原来和传教士那么有缘 Lushan Mountain's Connection with Missionaries

庐山的名气,自小就听说了。一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小学生们都学过,二来童年看的动画片《圣斗士星矢》中,紫龙的老家就在庐山的五老峰。 路过九江市,庐山就在边上,不过没上庐山。现在是旅游旺季,门票和食宿费用都趋高。而且,最近气温直逼40摄氏度,爬山想必更热。虽然庐山上的牯岭镇应该还是清凉,但到牯岭镇也买庐山门票。索性在高铁上看一本方方写的《到庐山看老别墅》。 九江的历史中有一段英租界的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九江成为了通商口岸。我们现在在长江边上还能看到 美孚洋行 、 亚细亚火油公司 、 日本台湾银行 的旧址。 法国传教士在1862年建立的天主教堂至今仍在开放。教堂附近的修道院虽然早已经不运营,但屋顶的十字架还在。 亚细亚火油公司成为租界旧址博物馆/无畏 美孚洋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没有开放/无畏 九江天主堂/无畏 从九江开埠的那一刻开始,传教士们就开始建立学校,先后建立了18所小学、5所中学和1所大学。在1949年以前,教会学校是九江教育的中坚力量。 南伟烈大学 是当时美国基督教会在华建立的第一批教会学校中的一员,变成了现在的同文中学。 翘树、翘秀、翘德 几个教会小学成为现在的第三小学、滨兴小学、龙山小学。 除了建学校,教会还建了5间西式医院。其中美国基督徒办的 生命活水医院 现在成为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来的名字也被医院继承,成为“生命活水医疗集团”。 同文中学内的旧南伟烈大学建筑/无畏 正因为有这段租界的历史,九江才能成为当时长江沿岸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在教堂之外,设立学校、医院、育婴堂等机构,收养弃婴、让女孩上学、普及教育、治病救人,这些是当时传教士在世界各地活动的普遍模式,结果则是将现代的社会福利模式带进了中国社会。不过,对于这段历史的介绍和研究太少了,在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 即便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从英国人手中将九江租界收回之后,这段租界的历史也给九江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其中包括庐山的 牯岭镇 。 按现在流行的话来说,牯岭镇是英国传教士兼商人的 李德立 (Edward Selby Little) 的房地产开发作品。李德立在1886年就到中国传教,在中国政经界纵横捭阖。1911年孙中山和袁世凯南北合议中都有他的身影。 在珠海博物馆还藏有一张有他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南方代表伍廷芳的合影。 中间就是李德立 凭借李德立的人脉和广告能力,他成功地将原来的小...

走进清真寺,听到毛主席的颂歌

城东清真寺(图/无畏)   肇庆有两座清真寺 几年前我在肇庆走进了一间清真寺,认识了一位来自海南的阿訇 ( 参见: 肇庆清真寺的阿訇是海南人,母语接近马来语 ) 。那时候,没想到在肇庆还有另外一座清真寺。 两座清真寺,一座在古代城的西边,另一座在东边。从高要学宫往前走右拐,就进入明直街,这条街的尽头就出现一个绿色的圆顶大门,上面写着“城东清真寺”。 即便铁门关上了,但旁边的告示牌中,明确写出了清真寺的开放时间是每日9:00-11:00和15:00-17:00,只要凭借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登记就可以免费参观。 这样明确说明参观办法的清真寺在全国并不多见( 参见: 成都中轴线上的清真寺,你进去过吗? )。 开放时间(图/无畏) 铁门没锁,我轻轻推开。门里面挂着2006年城东清真寺重修时,广东伊协赠送的匾额:弘扬正道。走进里面还有很大的一块空地,在前面又有另外一个门,门头用阿拉伯语写着清真寺。 弘扬正道(图/无畏) 清真寺(图/无畏) 这个大门是开着,有一位大叔正坐着看报纸。我和他打了声招呼,告诉他,我已经去拜访过城西的清真寺,这次特别来看看城东这座。 历史上的清真寺 中式大殿门上挂着和另一座清真寺一样的匾额“主恩常念”,都是1838年(道光十八年)任职护理两广督标前营参将的李显扬所题。左右两边是阿拉伯文的匾额。大殿内还挂着乾隆年间的另外一块牌匾,写着两个大字:独一。 大殿(图/无畏) 主恩常念(图/无畏) 独一(图/无畏) 城东清真寺是明末清初建立的。从城东和城西两座清真寺的位置看,就知道当时是为了驻扎在肇庆的穆斯林士兵建的。 肇庆在明末清初登上了历史舞台。 1646年, 明朝实际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在肇庆称帝。距离城东清真寺附近不远的丽礁楼,就是朱由榔 的皇宫入口。 丽礁楼(图/无畏) 同一年,他的另外一位竞争对手绍武帝在广州称帝不久之后就被清军消灭了( 参见: 皇帝葬在广州的公园里,路人皆不知 )。肇庆,成为清朝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威胁。 没过几年,肇庆也被清军攻陷了。和广州一样,肇庆也驻扎了大量士兵,以防反叛势力死灰复燃。 士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穆斯林,落籍肇庆,成为当地人 (王彬 & 朱竑, 2007) 。 因此,如今广州、肇庆两市成了广东本土穆斯林最多的地方。广州尚存四座清真寺( 参见: 中国最早的清真寺在广州 ),而肇庆也有这东西两...

广州一祠堂前摆的石武将,可能来自皇帝陵墓

  陈氏宗祠(图/无畏) 在20多年前,广州的小谷围岛上只有一群静寂的村落。后来,由于广州大学城的建立,村落的面积大大缩小。不少村民也把老房子推倒,建起商业价值更高的楼房,毕竟周边都是消费能力不低的年轻大学生们。 乡村宗族最重要的象征物——祠堂倒是保存了许多。包裹在大学当中的北亭村至今仍保留着好几间祠堂。 陈氏宗祠在2014年被评为了广州市历史建筑。不过,如今这座历史建筑大门紧闭,前面堆满杂物。下雨天,旁边的韩国拌饭生意更加火爆,索性在祠堂前搭起了外卖配送中心,外卖员们忙着赶紧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学生宿舍中,以免配送超时受到处罚。 广州市历史建筑(图/无畏) 与他们的忙碌相比,祠堂前的空地显得空旷安静,在左右两边各立着一个武将石雕。左边武将怒目圆睁,身披甲胄,双手握住的宝剑垂直立于地上。 左边的石武将(图/无畏) 在正对面,另一位也是全副武装,双手斜握剑,腰上两侧还能清楚地看到挂着弓和箭。他们仿佛不怕风吹雨打,守护着陈氏宗祠不受侵犯。 右边的石武将(图/无畏) 腰间的弓箭(图/无畏) 可是,陈氏宗祠的地位还不够找到两位武将来看门。这两位石雕,在汉字文化圈中被称为“翁仲”,其造型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文臣武将。一般立在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陵墓之前的神道。 在《大明会典》中,规定了只有在公侯和二品及以上的大臣,在这个等级之下的只能出现动物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三》) 。可见,这两个石武将本来守护的陵墓来头肯定不小,也许就是埋葬在这里的南汉皇帝?暂时没能找到答案。 这样的石雕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并不稀奇。去年我在山西,在去往定林寺的路上,就看到了没有被割去头颅的武将石雕 。不过,翁仲并 不是中国独有之物。 多 年前,我在济州岛上,也见过类似的石像,称为 石头公公 ( 돌하르방 )。石头公公鼻子粗大,嘴唇紧闭,两只手捂着肚子,看起来神似陈氏祠堂右边的那个武将翁仲。 在朝鲜时代,石头公公被放置在城门入口,起到辟邪、划界的作用。他同时还有一个“翁仲石”( 옹중석)的 汉字名称。 另外,济州岛上还有更小的 童子石 (동자석)。与守城的石头公公不同,历史上童子石被树立在坟墓两旁,这点倒是和中国的翁仲更相像。 李零 (2004:41-69) 认为,翁仲是汉代以后受到草原民族影响才出现的。这让我想起在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里看到的 石人 ,双头也是放在胸前。就连“ 翁仲”这个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