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荷兰自挖奴隶殖民黑历史 Slavery Trade of the Netherlands

最近Netflix上推出了一部韩国电影《苏里南》,剧情略老套,是一部围绕毒品、黑社会、枪战的动作片。电影里看到韩国人、中国人,苏里南这个国家和苏里南人充其量只是配角。不过,看到韩国电影的不断国际化也不免让人惊讶。

我看的上一部韩国在外国拍摄的电影,还是在非洲索马里的《摩加迪沙》。电影直接以苏里南这个国家命名,很多人可能一开始以为这是个非洲国家。



电影海报

实际上,苏里南位于南美,与巴西和委瑞内拉交界。我曾在巴西认识一名华侨,当年他年轻时候就是穿越苏里南丛林来到巴西,过程比电影更加惊险。


在电影中的开枪大肆杀戮的苏里南总统原型就是前总统德西·鲍特瑟(Dési Bouterse),1982年发动十二月屠杀,暗杀了15位反对派领袖。同时,我们还可以听到,他们的官方语言是一门欧洲语言:荷兰语


这一个黑色人种占主体的国家为什么是讲荷兰语?原来苏里南以前是荷兰殖民地。现在苏里南的大部分人口都是荷兰人从非洲抓过来的奴隶的后代。在大航海时代,荷兰是欧洲列强之中的佼佼者,荷兰帝国的殖民地除了美洲新大陆的地盘之外,还包括今天的印尼、南非、斯里兰卡、毛里求斯,甚至还有台湾。


同时,荷兰是17、18世纪大西洋奴隶贸易的积极参与者。1667年第二次英荷战争之后,英国与荷兰交换殖民地,英国取得了荷兰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现在的纽约。而荷兰取得了英国在南美洲的苏里南,更名为荷属圭亚那,与加勒比海几个荷属海岛一起,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朗姆酒生产地。为此,荷兰人引入了大量的非洲奴隶到种植园劳作。

大西洋奴隶贸易地图 / Eltis and Richardson, 2015

新阿姆斯特丹1642-1643 / 纽约公共图书馆电子资料

19世纪,1863年7月1日,荷兰宣布在苏里南废除奴隶制,但实际上到1873年苏里南的奴隶才完全获得自由。荷兰成为最后一批废除奴隶制的国家之一。苏里南人为了纪念这一天,将这一天用苏里南语(Sranantongo)称为Ketikoti,直译为“打破枷锁”,荷兰语是Dag der Vrijheden,即“自由日”。


荷兰街头的Ketikoti游行 / Dutchreview

这一苏里南节日也传到了原宗主国荷兰,逐渐演变成荷兰民间自发的全国性节日。2002年,在阿姆斯特丹的东部公园(Oosterpark)还建立了“国家奴隶纪念碑”。在7月1日这一天,人们载歌载舞,游行庆祝,并且持续要求荷兰政府对奴隶贸易历史作出正式道歉。


近年来,在“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的推动下,荷兰对奴隶贸易和殖民历史的反思达到高潮。2020年荷兰内政部成立奴隶制历史对话咨询委员会(The Advisory Board of the Slavery Past Dialogue)。一年后,委员会提交报告,认为奴隶制是一种反人类罪,荷兰政府应该为这一“历史性的不公正”进行道歉和补偿。同年,阿姆斯特丹市长(Femke Halsema)在电视直播中进行道歉。


荷兰首相马克·吕特(Mark Rutte)也开始为荷兰殖民历史中造成的伤害进行道歉,今年2月,在访问印尼期间,他为印尼独立战争期间(1945-1949)荷兰军队屠杀平民犯下的战争罪进行道歉(Sterling & Deutsch, 2022)。9月4日,马克·吕特对参加西印度群岛和圭亚那殖民战争的老兵进行道歉。同时,荷兰政府计划在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年初,为奴隶贸易历史作出正式道歉。


荷兰是下定决心好好挖挖自己的黑历史了。荷兰科学研究组织(NWO)投入204万欧元,用于荷兰奴隶制和殖民历史的研究(Baazil, 2022)。莱顿大学的Nira Wickramasinghe教授主持“被遗忘的系谱——荷兰的印度洋奴隶制的来世”,研究荷兰和英国统治下的斯里兰卡和南非殖民历史。这项研究关注传统奴隶贸易历史研究忽略的印度洋地区奴隶贸易(Allen, 2017; Vink, 2003),历史学家Hubert Gerbeau称之为"沉默的历史"(Gerbeu, 1979)。如今,在斯里兰卡,还有非洲奴隶的后代,他们自称Kaffir。


太平洋奴隶贸易地图 / Kootker et al., 2016

另外,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新教神学大学、库拉索大学联合进行的项目“荷兰帝国时期的教会和奴隶制:历史、神学和遗产”。基督教教会与奴隶贸易之间紧密相连、复杂多样,既有支持奴隶贸易一面,也蕴含着废奴运动的力量(De Jong, 1971)。

自挖黑历史、反省、道歉,但从不妨碍荷兰的国际名声。荷兰,只是在正视历史。


参考文献

Allen, R. B.(2017) Ending the History of Silence: Reconstructing European Slave trading in the Indian Ocean. Tempo, vol. 23, núm. 2, pp. 294-313

Baazil D. (2022, September 12).Dutch Government Plans to Launch Slavery Apology Fund. Bloomberg: US Edition

De Jong, G.F.(1971) American Society of Church History, Church History, Vol. 40, No. 4, pp. 423-436

Eltis, D., Richardson, D. (2015). Atlas of the Transatlantic Slave Trade (The Lewis Walpole Seri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ulture and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Press

Gerbeau, H.(1979) The Slave Trade in the Indian Ocean: Problems Facing the Historian and Research to be Undertaken. In: The African Slave Trade from the Fiftee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aris: UNESCO, p. 184-207

Kootker, L. M., Mbeki, L., Morris, A. G., Kars, H., & Davies, G. R. (2016). Dynamics of Indian Ocean Slavery Revealed through Isotopic Data from the Colonial Era Cobern Street Burial Site, Cape Town, South Africa (1750-1827). PLOS ONE11(6), e0157750. 

Sterling T. & Deutsch A. (2022, Feburary 17). Dutch apologize for violence in Indonesian War of Independence. Reteurs

Vink, M.(2003) “The World's Oldest Trade": Dutch Slavery and Slave Trade in the Indian Ocea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 14, No. 2, pp. 131-177 

评论

热门文章

庐山原来和传教士那么有缘 Lushan Mountain's Connection with Missionaries

庐山的名气,自小就听说了。一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小学生们都学过,二来童年看的动画片《圣斗士星矢》中,紫龙的老家就在庐山的五老峰。 路过九江市,庐山就在边上,不过没上庐山。现在是旅游旺季,门票和食宿费用都趋高。而且,最近气温直逼40摄氏度,爬山想必更热。虽然庐山上的牯岭镇应该还是清凉,但到牯岭镇也买庐山门票。索性在高铁上看一本方方写的《到庐山看老别墅》。 九江的历史中有一段英租界的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九江成为了通商口岸。我们现在在长江边上还能看到 美孚洋行 、 亚细亚火油公司 、 日本台湾银行 的旧址。 法国传教士在1862年建立的天主教堂至今仍在开放。教堂附近的修道院虽然早已经不运营,但屋顶的十字架还在。 亚细亚火油公司成为租界旧址博物馆/无畏 美孚洋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没有开放/无畏 九江天主堂/无畏 从九江开埠的那一刻开始,传教士们就开始建立学校,先后建立了18所小学、5所中学和1所大学。在1949年以前,教会学校是九江教育的中坚力量。 南伟烈大学 是当时美国基督教会在华建立的第一批教会学校中的一员,变成了现在的同文中学。 翘树、翘秀、翘德 几个教会小学成为现在的第三小学、滨兴小学、龙山小学。 除了建学校,教会还建了5间西式医院。其中美国基督徒办的 生命活水医院 现在成为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来的名字也被医院继承,成为“生命活水医疗集团”。 同文中学内的旧南伟烈大学建筑/无畏 正因为有这段租界的历史,九江才能成为当时长江沿岸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在教堂之外,设立学校、医院、育婴堂等机构,收养弃婴、让女孩上学、普及教育、治病救人,这些是当时传教士在世界各地活动的普遍模式,结果则是将现代的社会福利模式带进了中国社会。不过,对于这段历史的介绍和研究太少了,在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 即便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从英国人手中将九江租界收回之后,这段租界的历史也给九江留下一笔巨大的遗产,其中包括庐山的 牯岭镇 。 按现在流行的话来说,牯岭镇是英国传教士兼商人的 李德立 (Edward Selby Little) 的房地产开发作品。李德立在1886年就到中国传教,在中国政经界纵横捭阖。1911年孙中山和袁世凯南北合议中都有他的身影。 在珠海博物馆还藏有一张有他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南方代表伍廷芳的合影。 中间就是李德立 凭借李德立的人脉和广告能力,他成功地将原来的小...

走进清真寺,听到毛主席的颂歌

城东清真寺(图/无畏)   肇庆有两座清真寺 几年前我在肇庆走进了一间清真寺,认识了一位来自海南的阿訇 ( 参见: 肇庆清真寺的阿訇是海南人,母语接近马来语 ) 。那时候,没想到在肇庆还有另外一座清真寺。 两座清真寺,一座在古代城的西边,另一座在东边。从高要学宫往前走右拐,就进入明直街,这条街的尽头就出现一个绿色的圆顶大门,上面写着“城东清真寺”。 即便铁门关上了,但旁边的告示牌中,明确写出了清真寺的开放时间是每日9:00-11:00和15:00-17:00,只要凭借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登记就可以免费参观。 这样明确说明参观办法的清真寺在全国并不多见( 参见: 成都中轴线上的清真寺,你进去过吗? )。 开放时间(图/无畏) 铁门没锁,我轻轻推开。门里面挂着2006年城东清真寺重修时,广东伊协赠送的匾额:弘扬正道。走进里面还有很大的一块空地,在前面又有另外一个门,门头用阿拉伯语写着清真寺。 弘扬正道(图/无畏) 清真寺(图/无畏) 这个大门是开着,有一位大叔正坐着看报纸。我和他打了声招呼,告诉他,我已经去拜访过城西的清真寺,这次特别来看看城东这座。 历史上的清真寺 中式大殿门上挂着和另一座清真寺一样的匾额“主恩常念”,都是1838年(道光十八年)任职护理两广督标前营参将的李显扬所题。左右两边是阿拉伯文的匾额。大殿内还挂着乾隆年间的另外一块牌匾,写着两个大字:独一。 大殿(图/无畏) 主恩常念(图/无畏) 独一(图/无畏) 城东清真寺是明末清初建立的。从城东和城西两座清真寺的位置看,就知道当时是为了驻扎在肇庆的穆斯林士兵建的。 肇庆在明末清初登上了历史舞台。 1646年, 明朝实际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在肇庆称帝。距离城东清真寺附近不远的丽礁楼,就是朱由榔 的皇宫入口。 丽礁楼(图/无畏) 同一年,他的另外一位竞争对手绍武帝在广州称帝不久之后就被清军消灭了( 参见: 皇帝葬在广州的公园里,路人皆不知 )。肇庆,成为清朝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威胁。 没过几年,肇庆也被清军攻陷了。和广州一样,肇庆也驻扎了大量士兵,以防反叛势力死灰复燃。 士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穆斯林,落籍肇庆,成为当地人 (王彬 & 朱竑, 2007) 。 因此,如今广州、肇庆两市成了广东本土穆斯林最多的地方。广州尚存四座清真寺( 参见: 中国最早的清真寺在广州 ),而肇庆也有这东西两...

广州一祠堂前摆的石武将,可能来自皇帝陵墓

  陈氏宗祠(图/无畏) 在20多年前,广州的小谷围岛上只有一群静寂的村落。后来,由于广州大学城的建立,村落的面积大大缩小。不少村民也把老房子推倒,建起商业价值更高的楼房,毕竟周边都是消费能力不低的年轻大学生们。 乡村宗族最重要的象征物——祠堂倒是保存了许多。包裹在大学当中的北亭村至今仍保留着好几间祠堂。 陈氏宗祠在2014年被评为了广州市历史建筑。不过,如今这座历史建筑大门紧闭,前面堆满杂物。下雨天,旁边的韩国拌饭生意更加火爆,索性在祠堂前搭起了外卖配送中心,外卖员们忙着赶紧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学生宿舍中,以免配送超时受到处罚。 广州市历史建筑(图/无畏) 与他们的忙碌相比,祠堂前的空地显得空旷安静,在左右两边各立着一个武将石雕。左边武将怒目圆睁,身披甲胄,双手握住的宝剑垂直立于地上。 左边的石武将(图/无畏) 在正对面,另一位也是全副武装,双手斜握剑,腰上两侧还能清楚地看到挂着弓和箭。他们仿佛不怕风吹雨打,守护着陈氏宗祠不受侵犯。 右边的石武将(图/无畏) 腰间的弓箭(图/无畏) 可是,陈氏宗祠的地位还不够找到两位武将来看门。这两位石雕,在汉字文化圈中被称为“翁仲”,其造型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文臣武将。一般立在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陵墓之前的神道。 在《大明会典》中,规定了只有在公侯和二品及以上的大臣,在这个等级之下的只能出现动物 (《大明会典卷之二百三》) 。可见,这两个石武将本来守护的陵墓来头肯定不小,也许就是埋葬在这里的南汉皇帝?暂时没能找到答案。 这样的石雕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并不稀奇。去年我在山西,在去往定林寺的路上,就看到了没有被割去头颅的武将石雕 。不过,翁仲并 不是中国独有之物。 多 年前,我在济州岛上,也见过类似的石像,称为 石头公公 ( 돌하르방 )。石头公公鼻子粗大,嘴唇紧闭,两只手捂着肚子,看起来神似陈氏祠堂右边的那个武将翁仲。 在朝鲜时代,石头公公被放置在城门入口,起到辟邪、划界的作用。他同时还有一个“翁仲石”( 옹중석)的 汉字名称。 另外,济州岛上还有更小的 童子石 (동자석)。与守城的石头公公不同,历史上童子石被树立在坟墓两旁,这点倒是和中国的翁仲更相像。 李零 (2004:41-69) 认为,翁仲是汉代以后受到草原民族影响才出现的。这让我想起在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里看到的 石人 ,双头也是放在胸前。就连“ 翁仲”这个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