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18的博文

粤语也有自己的拼音输入法 Cantonese Has Its Own Input Method

在香港认识了韩国朋友秀文,她七个月前辞去工作,从台湾来到香港,在尖沙嘴住下,然后找到了荃湾的一家语言学校,开始学习粤语。同学中有韩国人、日本人、英国人、荷兰人,大家都对这门在中国被称为“方言”的语言着迷。 她一开始有学习粤语的念头,是因为小时候听到的一首歌。那时候人家告诉她这是粤语(广东),她觉得这是一门十分美妙的语言,很想学。但是,当时在韩国却找不到任何的学校和教材来学习粤语。所以,她大学就上了中文系,最后学会了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毕业后从事韩汉翻译工作。可是,她毕竟学的还是普通话,而粤语和普通话的差别仍然十分大。最终,她辞掉了工作,到香港潜心学习广东话。 跟她在网上聊天打字的时候,她输入的粤语十分准确,几乎没有任何错误,让我十分感叹。问她如何输入粤语的时候,才知道她用的是粤语拼音输入法。一般香港人用汉字输入粤语,绝大部份用的是根据字形输入的仓颉输入法或者速成输入法。这两种输入法都需要记忆键盘的键位和相应的字形,学起来可能比以前大陆推行的五笔输入法还难。因为不容易学,所以也会出现有的香港人根本不会打汉字,更习惯打英文。我认识的另外一位香港朋友,她从小就用大陆的普通话拼音输入法,不会仓颉或者速成,所以打中文更习惯用普通话输入。 Iphone的粤语拼音输入法(图/网络) 在大陆,粤语的使用者一般输入粤语用的是普通话拼音输入法,用的是普通话的音,打出来的却是粤语的字句。例如,粤语表示所属关系“的”写为“嘅”,粤语读音为ge3/ke/,普通话读为kǎi(“嘅”为“慨”的异体字,意"叹息",粤语借用来表示“的”)。如果在整个世界语言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现象其实十分奇特,实际上我们是用这个字在另外一种语言的音,去表达我们想要书写的字句。所以,一个外国人如果看到这样的现象自然就会想,直接粤语拼音输入法输入粤语不就行了?所以,秀文现在用的就是基于耶鲁式粤语拼音方案的输入法。 用粤语拼音输入法,就理所当然地用粤语字准确的音去输入粤语了。可是,为什么这样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大陆甚至在香港却很少人会这样做呢?很简单,因为在大陆和香港,几乎很少人会懂粤语拼音,教育系统不存在这种教育。所幸的是,由于经济实力和流行文化,粤语在中国还算是比较强势的“方言”,许多非粤语母语的人也很想学习粤语。 对于粤语母语的人来说,用普通话输入粤语也许不会妨碍到他们的正常语音。但是如果对学习粤语的人...

在伊朗和伊拉克的边境想起周杰伦的歌 Remember a Song in the Boarder of Iran and Iraq

谈起伊拉克,大家首先能联想的是可能是战乱、极端恐怖主义、萨达姆、IS这些关键词。伊拉克的现代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从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美国的伊拉克战争,甚至是在这一刻,还经常传出汽车炸弹、恐怖袭击的新闻。 《爱在西元前》的MV 很少人可能会想到,2001年周杰伦出道不久的时候,唱的一首歌《爱在西元前》,唱的就是伊拉克。这首歌的歌词,对小孩子来说,难度非常高, 歌词里出现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这些一知半解的历史名词,再加上周杰伦的“吐字不清”,如果不好好看看歌词,真还不知道在唱什么。但是旋律实在太好听了,小孩子们就不知不觉中懂得哼唱起来了。来到伊朗,我才发现,周杰伦唱的这些东西,已经离我很近了。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王 :古巴比伦国王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今伊拉克境内。 汉摩拉比法典 :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1901年在伊朗舒什的苏萨遗址发现,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黑色的玄武岩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珍藏在卢浮宫的汉谟拉比法典(图/网络)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於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苏美女神 :苏美尔文明伊拉克境内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女神即是苏美尔神话中象征爱情与战争的女神伊师塔(Ishtar)。巴比伦城的八道门中其中有一道为“伊师塔”门,建于公元前575年。门上的狮子就象征了伊师塔。该门在柏林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被复原重建。 佩加蒙博物馆里复原的伊斯塔门(图/网络)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底格里斯河 :与位于其西面的幼发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流经伊拉克,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正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一片位于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冲积平原,现今的伊...

伊朗舒什的法国考古学家城堡 A Castle of French Archeologists in Shush, Iran

与日本人和韩国人相比,去伊朗旅行的中国人是比较多的,大家的路线一般都比较类似,从德黑兰出发,到设拉子,途径卡尚、伊斯法罕、亚兹德等地方。特别是粉红清真寺永远是来伊朗打卡拍照的圣地。这几个地方集中在中部。不过出了这几个地方,再往北、往西、往东走,你还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地方。我在设拉子结束了经典的伊朗旅行路线后,就向全世界最热的城市之一阿瓦士前进。当日的最高温度,达到了48度。阿瓦士除了热的特色,吸引人的是在它附近的舒什。 在舒什市里,耸立着一座城堡,从远处一看,以为是某个伊朗古代的军事要塞。但风格却与伊朗古代风格相去甚远,俨然像某个欧洲中世纪的城堡。近一看,城堡建在高地上,眺望全城,毗邻舒什波斯王大流士的宫殿遗址。原来,这是一群法国考古学家建的城堡。 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首都 这个城堡旁边,是亚洲最为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苏萨。在圣经的《以斯帖记》中记载:亚哈随鲁王载书珊城的宫登基。书珊城也就是舒什的另外一种中文译法,而也人翻译为苏萨,不管是舒什、书珊、苏萨,在波斯语里都是一个词Shush( شوش ‎)。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地方,在公元前6000年已经有人开始定居,并形成都市。此后,苏美尔人、埃兰人、阿卡德人、亚述人、米底人都在这片土地上展开角逐,先后成为这座都市的主人。在苏萨遗址里,就发现了全伊朗最古老的文字,具有 5000 年历史的原始埃兰文。 古埃兰文的泥块(图/无畏) 公元前538年,阿契美尼德波斯的居鲁士大帝从埃兰人手中夺取了这座都市,他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则直接将帝国的首都迁到这里来。大流士一世在位的时候,在修建波斯波利斯的同时,也修建苏萨的宫殿。为了修建苏萨,他从整个帝国抽调建筑材料和工人。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波斯波利斯实际上是仿造舒什的宫殿建造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在苏萨和波斯波利斯一样,使用了阿契美尼德特色的波斯柱,柱顶是一个双头动物形状的凹槽,显得十分大气,彰显波斯帝国的强大。这时候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东起印度河平原,西至欧洲的巴尔干半岛,西南至北非,国土面积约6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苏萨就是这个帝国的中心。 遗迹上的波斯柱马头(图/无畏) 舒什博物馆陈列的波斯柱马头(图/无畏) 3000年前中埃兰时期葬礼上使用的面具 (图/无畏) 随后,苏萨又被卷入更大的历史的纷争中,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此后又被纳入马其顿帝国分裂之后的塞琉...

《西部世界》里的拉科塔语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 Lakota in Westworld

这一周美剧《西部世界》播出第二季第八集,突然整一集的主要语言不是英语,而是一种没有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语言。而此前在剧中偶尔会突然闪现的茹毛饮血的“鬼国”(Ghost Nation)原住民Akecheta也成为了这一集的主角。 Akecheta与他的爱人Kohana在一个和平的部落里过着美好的小日子。有一天,Akecheta不小心来到了园区屠杀事件的现场,发现了阿诺德的迷宫玩具。这个玩具好像一个新的程序,从此,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他搞不懂的声音。为了解开心里的一团,开始到处画这个符号。这个时候,公园的管理人把他带走,重新设定了他的故事线,被设定为茹毛饮血的“鬼国”人。他的爱人也被重置,不认识Akecheta了。 他开始不断重复自己杀戮的故事线,但是内心却没停止过疑虑。终于又一天,他碰见了赤裸的罗根。与罗根的相遇,让Akecheta冲破了自己的故事线,他看到园区的基地。这一刻,疑惑被解开了,Akecheta觉醒了。 他回到他上一个故事线生活过的部落,一眼认出了他曾经的爱人Kohana。但Kohana并不认识他。在一个夜里,他强行带走的爱人,在河边洗掉自己脸上的涂料。拉着爱人的手说起了以前对他说的一句话:“你离开的时,我的心随你而去。”Kohana突然记起来了,回应说:“把我的心留下,放在你心上”。这一幕,让很多人也相信了,人工智能真的产生了爱情。 他们并没有逃出园区。公园的人发现Kohana行走的地方偏离了故事线,把她抓走。并用另外一个机器人取代了Kohana在部落的角色。Akecheta开始在园区里不断寻找自Kohana,整整花了十年。最后,他发现可能只有死才有可能见到Kohana。所以,他故意让自己被杀死了,如愿以偿地被带到实验室。Akecheta终于在仓库里找到了被废弃的她,这时候,他终于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知道真相之后,在接下来的20年,他开始尝试让更多的人觉醒。 这一集,不仅仅是美国的原住民成为了主角,饰演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而且他讲的语言拉科他语(Lakota)也成了整一季里的主要语言。饰演Akecheta的是同样身为拉科塔人的Zahn McClarnon。Akecheta在拉科塔语的意思是“战士”。 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也被称为拉科他,现在居住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和北达科他州一带。拉科他人属于北美的苏族人(Sioux),苏族人下面三个大族群,分别称为达科他(D...

没出过国的你,可能已经会三四种语言了 You May Already Know Three or Four Languages Before Going Abroad

经常会遇到一些欧美人号称自己会四五种语言,甚至是十种语言。但是看到他的语言列表中,几乎都是欧洲语言,大部分都是采用拉丁字母标示的语言。经常性会同时出现西班牙语、法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的身影。实际上,这些语言对于印欧语系罗曼语为母语的人来说,相当好学,因为几乎都是源自于古拉丁语,散播到欧洲不同的地区后,与当地的各种俗语结合,成为各种方言。 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这些语言相对难学一点,但是英语里仍然存在了相当多的拉丁语词源单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多到吓人。美国的学生绝大部分会选择西班牙语作为自己的选修外语,原因就是因为最好学了,而且整个拉美绝大部分人说西班牙语,也很实用。西班牙语对于英语母语的人来说,与中国人学英语来比较,容易得多。 不过,仍然是绝大部分人学了就忘,最后就只剩下Hola、Gracias、Perdon和数字1到10。这与中国人学英语如出一辙。去到拉美旅行,说起来也是结结巴巴,不然就带着严重的美国口音。这种美国口音西班牙语,也经常被拉美人拿来开玩笑。不过,在旅行中,也偶尔会遇到长时间在拉美生活,把西班牙语说的非常棒的美国人,当然,这样的人是屈指可数的。 等下,大家会问,客家话、粤语、潮州话,不全都是汉语的方言吗?但是,如果听过这几种话的人,就知道这几种话根本互相听不懂。如果根据语言学上用相互理解型(Mutual Intelligibility)来确定语言和方言的话,这几门“方言”都应该算是语言。 刚从哥伦比亚入境的时候,我一句葡萄牙语都不会,说的也是西班牙语,对方说的话的大意我都能听懂。对于西班牙语并还没有真正驾驭自如的我来说,两种语言太相似了,很容易混淆。在巴西的时候,大概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说葡萄牙语,没有讲西班牙语。某天,在跟一个智利人讲西班牙的时候,发现居然结巴了,说出了葡式西班牙语。原来,在这段时间,葡萄牙语已经完全盖过了西班牙语。不过,跳回中国,试想一个只会讲普通话或粤语的人,跟我老家只会讲潮州话的老奶奶对话,沟通时候应该只能用手比划了。 在近代由于欧洲民族主义兴起,形成了各个民族国家,这些方言的地位也被抬至语言,直至国语。在西班牙,塞万提斯开始用现代西班牙语写作,成为西班牙语从拉丁语独立出来的标志。在葡萄牙,《总诗歌集》(Cancioneiro Geral)的出版,也标志着葡萄牙语的独立。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法语,还有一般会被忽...

用五种文字书写的维吾尔语 Uyghur Language in Five Alphabets

和中国大多数的历史遗迹一样,新疆库车的克孜尔千佛洞在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管理。当我们赞叹一千多年前留下的,至今还清晰可见的壁画,突然发现旁边还有几十年前游客留下的“到此一游”的痕迹,有的用维吾尔文,有的用的是汉文。不过,在另一个角落,居然发现了英文字母,还写下了时间是1980年。难道当时也有不经事的老外做这种事情吗? 仔细一看,用的是拉丁文字,但实际写的不是英语。其实,这些也是维吾尔语。只是当时用的不是现在的阿拉伯字母标记,而是拉丁字母。 克尔孜千佛洞上的拉丁维文(图/无畏) 相比延续几千年的汉文字,世界上的许多语言使用的文字一直随着历史上的经济、政治、文化变动而发生改变的。维吾尔语这种语言,从一开始形成到现在,就用了起码五种文字书写过。 匈奴走了,他们在漠北放牧,创制古突厥文 维吾尔语的祖先是古代突厥语。当时突厥人居住在中原政权的北部的游牧民族。农耕文化的中原政权一直与北部游牧文化的马上民族之间纷争不断,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一开始最著名的就是匈奴。在于中原王朝的战争中,匈奴最终衰落。 5世纪中叶,发源于准噶尔盆地的铁勒部中的阿史那氏建立了“突厥汗国”,势力范围包括整个蒙古草原和准噶尔盆地。当时,这一个文化圈中,使用的语言称为“突厥语”,他们使用的文字是突厥文。 在古代,拥有文字实际上就有用了强大的武器,利用文字进行信息的记录和传播有利于组织的形成和制度的制定。取代匈奴占据漠北的突厥人进步的一点,就是拥有了突厥文。突厥文怎么来的?是突厥人拍脑袋想出来的吗?可以肯定的是,漠北突厥人的文字,居然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中东地区的阿拉米文字有关系。古突厥文中有38-40个字母,其中23个字母就是原原本本的阿拉米文字。以色列人使用的希伯来文,就是这种文字的后裔。 古突厥文文本 突厥人怎么接触到这些远在天边的阿拉米文字?大家猜想是中亚的商业民族粟特人。当时,粟特人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贸易群体,通过经济贸易,他们的影响力向政治、文化方面渗透。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粟特人就是引发“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当时的粟特人所使用的文字粟特文,就是基于阿拉米文创制的,自右向左书写,只表示辅音。 在突厥汗国中,当权阿史那氏为主的部落成为贵族,而其他部落则不服这个当权的部落,便联合起来形成了“回纥”部落联盟,同时开始与当时的中原政权唐王朝交好。最终在唐王朝的支持之下,744年,推翻了突厥汗国,...